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作為生物質資源大國,中國將迎來沼氣高值利用廣闊天地
據農業部統計,目前全國已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2.26萬處、養殖小區和聯戶沼氣工程1.99萬處、秸稈沼氣示范工程47處。盡管發展勢頭迅猛,但和德國、瑞典等國家相比,我國沼氣利用還遠遠算不上普及。
如在瑞典,沼氣年總產量已占燃氣消費總量的13%,2/3的運輸工具使用生物燃氣,還擁有世界上第一輛沼氣火車,管道燃氣則被列入國家中長期發展計劃。反觀我國,能源消費中化石燃料占93.5%,而可再生能源僅占6.5%。
據中國石油(601857,股吧)大學新能源研究中心負責人周紅軍教授介紹,我國每年可用于生產生物燃氣的資源約折合2.5億噸標準煤,能轉化當量沼氣約1990億立方米,折合天然氣1200億立方米,相當于我國2008年天然氣消費量807億立方米的1.5倍,按照2007年的能源消費總量計算,生物燃氣發展將使中國氣體能源消費的比重提高到8%左右。
2010年,國家啟動了科技支撐項目,專項安排資金用于提高產氣率、擴大沼氣應用范圍、提高沼氣利用效益等方面的建設。今后,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養殖場大中型沼氣和秸稈沼氣項目的支持力度,提高大中型沼氣工程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產氣率、向農戶供氣率和沼渣沼液利用率。同時,借鑒國外經驗,發展“產業沼氣”,加大對沼氣提純壓縮、管道輸送和罐裝使用的研發力度,拓展沼氣用途。
在農業部日前制定的“十二五”農村沼氣工程建設規劃綱要中,已將“沼氣高值利用”列入其中。根據規劃,農業部將選擇日產氣量5000立方米以上的特大型沼氣工程,或者大中型沼氣工程相對集中的地區進行試點,選用適當的脫硫、脫氧和脫二氧化碳技術,進行沼氣凈化、純化,生產生物天然氣和壓縮天然氣,進一步改善農民生活用能,促進農村節能。
一些業內人士表示,隨著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和價格上漲,發展生物質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能源低碳化進程也將明顯加快。我國農村秸稈等生物質資源豐富,又是養殖大國,發展沼氣高值利用是適應這一發展潮流的歷史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