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麟:您覺得?
李煒:我覺得還達不成,因為現在數字沒出來,你開會就剩幾天了,你必須每個國家要拿出自己的數字來。你看今天就出問題了,現在澳大利亞政府拿出來減排的數字,因為西方國家制度是這樣,我去參加一個國際的協商會議,我要達成一個國際的法律性文件,首先政府要拿出一個提案,我這個政府的提案要放到國會里去審批,今天澳大利亞的國會就拒絕了澳大利亞政府提出的減排方案。
王若麟:拒絕了。
李煒:拒絕了,澳大利亞總理去哥本哈根,他都沒法說。
王若麟:沒底氣了。
李煒:它的制度就是這樣子,等于是發達國家已經出現問題了,這是我們看得見的。發展中國家別的國家能不能拿出類似的數據來?或者是不統一的數據行不行?這都是未知數。所以中國政府前一段就提出,希望這次會議拿出一個具體的可執行、可操作的方案來,不要再去搞一堆政治表態。中國為什么說這個話呢?它有自己的底氣。
當然,剛才講了,很多人都認為你中國減排的目標受不受國際法律的約束?我們還要繼承“京都議定書”的精神,就是說對發展中國家,你蓋了8床被子,我這兩床被子承擔多大責任。除了這個以外,現在的替代能源很多,比方風力發電,如果風大,螺旋槳就不能轉的太快,風小,它又不能不轉,這里面就有一個核心技術是變速箱的問題。像這一類的核心技術在替代能源中,60%以上的全是掌握在美國、西歐和日本這些高度發達的國家中,東歐都沒有。如果中國、印度或者巴西這些發展中國家,它去實現減排的話,它要這些技術,有可能這些國家正好抓著這個賣高價,就又做不成了。因為發展中國家首先要在發展的基礎上來解決這個問題,你放棄發展,連買這個的錢和安裝設備的錢都沒有。所以這里面就涉及到資金的問題要不要支持,技術的問題要不要支持,這些問題要一攬子在這么幾天的會議里解決,我認為萬萬是不可能的。
王若麟:好的,謝謝李煒先生。其實根據研究,溫室氣體的排放有1/3是跟我們日常生活有密切相關的,這部分的溫室氣體主要是來自像汽車尾氣的排放,像我們家庭使用的電腦、電視、冰箱的排放,所以每個公民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從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做起,為全世界,為全球氣候的暖化控制做出自己的綿薄貢獻。感謝您收看今天的節目,祝您有一個愉快的周末,我們下周再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