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間,四川省如何發展環保產業,這無疑是“兩會”的一個亮點和焦點,也是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帶著這個問題,1月17日,四川新聞網記者采訪了省人大代表、省環境保護廳廳長姜曉亭。
環保產業是“朝陽產業” 市場前景大有可為
姜曉亭告訴記者,四川環保產業是一個市場巨大、潛力無限、前景廣闊、競爭激烈的“大蛋糕”,近幾年來,四川省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環保產業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領域不斷擴大、技術逐步提高的環保產業體系。逐步形成了一批有一定影響的環保技術骨干企業,出現了一些科研、設計、生產、施工、管理一體化的環保產業大中型企業;篩選認證了一批先進的環保產品;一批環保產業基地初具雛形;環保咨詢服務單位業務水平整體提升。2010年,四川規模以上環保企業近1100家、從業人員13萬多人,環保產業年收入總值約270億元。
但是,四川省環保產業在全國所占的份額還很低,產業收入、發展規模、從業人員等基本是全國的3-4%,與山東省環保產業發展比較,山東省有環保企業21OO多家、從業人員近60萬人,環保產業年收入總值約3600億元。說明了四川環保產業與形勢發展的需要仍有很大差距,與四川所處的地位不相符,主要問題是:產業基礎還不強,發展規模還不大,產業集中度還偏小,領軍力量還不夠,創新能力還不足,科研研發及轉化能力還較弱,市場競爭力還較低,促進發展機制尚不健全。
發展環保產業要有長遠之策 在重點領域上有所突破
姜曉亭表示,要借助西部大開發、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和生態省建設加快環保產業發展,大力開拓四川省經濟增長新領域,提升四川省綜合發展競爭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環保產業的主管部門之一,我們將對環保產業領域予以重點支持和培育。
他提到,“十二五”期間,重點是健全一套環保產業管理體系;突破一批節能、節水、循環經濟、清潔生產關鍵技術;建立一批節能及環保產業基地;壯大一批有綜合開發、生產、建設和運營能力的環保產業企業集團;打造一批環保產業知名品牌;培育一批環保產業上市企業;建設一支專業強、技術精、服務優的環保產業人才隊伍。力爭到“十二五”末,四川省規模以上環保企業增加到2000家,從業人員達到30萬人,實現產值600億元,利稅100億元。到2020年,四川省規模以上環保企業達到3000家,從業人員達到50萬人,實現產值1000億元,利稅200億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