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政府在2011年先后對太陽能光伏項目補貼實施的削減計劃,首先迫使中國光伏產業各環節的產品價格近期應聲下跌。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就此指出,產業鏈產品價格的全線下滑表明光伏行業進入了正常發展軌道。多晶硅、硅片等企業之前享受較高利潤,這輪降價只不過使之讓出一部分高利潤,而受考驗最大的將是光伏組件廠商。
價格全線下滑 政策調整為主因
昨天,一家光伏產品制造商的高管楊先生在查看了近期產品詢價表后,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規格為230瓦的多晶硅組件現價在1.75美元~1.8美元/瓦,相比去年11月的1.92美元~2.05美元/瓦,下滑幅度達15%左右。
另一家南京光伏電池企業市場部有關人士則向記者透露,去年全年的光伏組件價格呈現先穩后升的態勢,一直維持在1.5歐元/瓦左右,但是去年12月是個轉折點,歐美市場進入冬季,需求量減少,今年2月的光伏組件價已降到了1.3歐元/瓦,雖然相比1月份略升,但比去年年底還是跌了10%以上。
不僅是光伏組件價格在跳水,上中游產品售價也在下滑。
規格為245瓦的單晶組件在2個月前的報價大致是1.89美元~2.01美元/瓦,而2月15日的市場最新價則跌到了1.74美元/瓦。此外,156毫米×156毫米的多晶硅片報價在人民幣27.5~29元/片,比去年11月的31元/片也要低一些。兩類產品的降幅分別在11%~13%。
楊先生認為,近2個月,光伏產品的跳水幅度較大,“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政府,近期降低對光伏行業的補貼,可能是最新一輪價格跳水的關鍵原因之一。”
2009年,我國對建材型等光電建筑一體化項目的補貼標準為不超過20元/瓦,2010年的補貼上限為17元/瓦。而按2011年的國內新政及當前各產品售價估算,國內光伏補貼相比2年前降了30%~40%。
此外,德國最新光伏政策也顯示,今年7月份時德國當地光伏補貼將比現在下滑15%左右。法國政府在去年12月10日同樣暫停了部分光伏項目建設,暫停期為3個月,該國也在研究是否應進一步削減對該行業的補貼。在這些大背景下,光伏產品價格的下降成為必然。
咨詢機構IMS的最新報告稱,預計在2011年第一季度,光伏產業供應鏈產品價將大幅下跌。其同時預測,多晶硅等上游產品的成本下滑幅度為4%。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