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在北京、山東、湖北、內蒙等東、中、西10省(區、市)調研發現,作為中央政府推進住房保障的重要舉措之一,已經走過11年歷史的經濟適用房,仍然面臨著分配管理問題頻出、百姓無奈棄購、地方政府缺乏建設積極性“三重尷尬”,并已成為影響民生和關系社會和諧的重大課題,經適房制度改革及相關法制環境的規范完善必須及早提上議事日程。
分配管理問題頻出百姓棄購原因有三
經適房制度實施多年來,屢屢陷入尷尬境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仍是分配管理環節頻頻出現問題;與此同時,隨著各地經濟適用房建設規模加大,不少地區紛紛出現苦等經適房多年的老百姓無奈棄購經適房的“奇怪”現象,這一現象成為經適房被詬病的另一大主因。
今年6月12日,位于武漢市武昌中心城區的余家頭小區三期經適房電腦搖號結果出爐,6個資格證號碼相連的申購戶竟全部搖中。武漢市對此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六連號”事件系社會中介人員與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相互勾結,利用經適房搖號進行舞弊、涉嫌經濟犯罪的一起嚴重違法案件,六名連號申購戶材料造假,本身并不符合經適房申購條件。
而在此之前,濟南陽光舜城出現近300平方米“經濟適用房”,呼和浩特首個經濟適用房項目草原明珠小區內不乏開著奧迪寶馬等高檔小車的購房戶;凡此種種,讓人們對經適房分配管理心生疑惑。
一方面是不符合條件的申購者頻頻買走經適房,另一方面,不少老百姓在辛辛苦苦搖中經適房后,卻不得不無奈地放棄選房資格。集中建設的經濟適用房位置偏僻、生活配套條件差使得不少購房者忍痛棄購。日照市早年規劃建設的700套經適房,因為這一原因4年的時間也未能售完。國家規定的經適房面積小、戶型差是造成棄購的另一大主因。呼和浩特市房產局住房保障中心主任張曉敏介紹說,截至2008年底,呼市32%的經濟適用房處于空置狀態,這其中80%是60平方米左右的小戶型。
此外,經適房難以申請到貸款也導致了部分百姓棄購,這一點在西部地區尤其突出。張曉敏介紹說:“根據呼和浩特市政府的規定,購買經適房的住戶戶均月收入必須在930元以下,但銀行部門要求申請按揭貸款的戶均月收入超過2000元,這就出現了符合購買經適房條件的人申請不到貸款、能夠申請到貸款的人又不符合經適房購買條件的兩難選擇。”內蒙古鄂爾多斯(600295)市這一情況也十分突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