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現代化的不斷發展,對居住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建筑設計更多從節能、環保方面考慮,國家在2007年又制定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從而使綠色建筑設計規范化、標準化。采用了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統。可以把收集來的雨水用于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車、沖洗廁所等。
節水從點滴做起,已漸見成效,日前,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活動正式啟動。記者從啟動儀式上了解到,今年1~4月,合肥實現城市節水量約300萬余立方米,城區有40多家小區通過回收雨水再利用,就此一項就節約用水30萬噸左右。
13日上午9點,陽光已經有些熱烈,可合肥市民的節水熱情不減,不少市民早早趕到老市府廣場,頂著烈日領取家用節水龍頭、節水寶等節水用具。市節水辦負責人介紹,根據對第一季度用水情況的考核,預計全市總節水量將達300萬立方米,今年6月,合肥將迎來國家節水型城市四年一次的復查。
300萬立方米的節水量從何而來?據市節水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市民日常的節水之外,合肥在城市管理、小區管理和用水大戶的管理上也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新辦法。今年年初,合肥就對用水大戶提前下發了年度用水計劃,劃分標準進一步細分到了5類,并體現了鼓勵先進的原則;另一方面,全市城區已有40多家小區實現回收雨水再利用,回收的雨水用于綠化、保潔等,僅此一項一年回收雨水就達約30萬噸;此外,全市已有20多家小區實現廢水回收處理成中水后再利用,一年總利用量約20余萬噸,廢水處理后的中水可用于小區綠化。
“管理上節水之余,管網補漏上也是節約用水的重要舉措。”據了解,今年,市節水辦檢測發現,合肥有十多個單位的管網有漏水現象,處理了十余處漏水點,年節約水量19萬立方米,避免了自來水白白流走的浪費。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