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信行業中,有一個概念叫做“最后一公里”的競爭( The Last kilometer),說的是:通常一個社區會有若干家通信運營商的線路鋪設到大門口,用戶可以在不同運營商之間自由選擇,這種情況下爭搶用戶的競爭,被形象地稱為“最后一公里”的競爭。“家電下鄉”企業間的競爭,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最后一公里”的競爭。
家電下鄉,調研為先。海爾從2007年12月大力參與家電下鄉。由于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農村市場也呈現出需求多樣化特點。因此海爾在2007年組織了上百人的研發團隊,深入全國南北 300多個縣的鄉鎮,深入考察農村環境,調研農村消費需求。在此基礎上,海爾建立專門的研發隊伍進行產品的研發,開發出適合在農村使用的產品。海爾分別有“防鼠方案”、“安全用電方案”、“防雷擊、信號弱方案”、“節能環保方案”、“特殊需求方案”、“農村信息化方案”等。
此次家電下鄉,海爾主推冰箱(含冷柜)、洗衣機、彩電、空調、計算機、熱水器、手機7類130款中標產品。海爾已在產品、網絡、服務、物流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海爾的這張“營銷網、物流網、服務網”,已經織了十多年。自1998年開始,海爾集團CEO張瑞敏就拉開了業務流程再造的大幕,著手搭建物流、商流、資金流等平臺,以訂單信息流為中心提高企業的市場響應速度,快速獲取訂單與滿足需求。這一次海爾力爭做到有預案、有目標、有執行。
在營銷網絡上,早在1996年,海爾就專門針對三四級農村市場建立了專賣店渠道。海爾目前在全國縣級市場建立了6000多家海爾專賣店,縣級覆蓋率90%以上;鄉鎮覆蓋率達到60%以上,在20萬個村建立了村級服務聯系站,使農民可以不出鎮甚至不出村就可以買到海爾產品。
海爾在物流上很有優勢。海爾全國設有42個物流一級配送中心,2000多個縣級專賣店二級配送站,做到24小時配送到縣,36小時配送到鄉鎮,全部免費送貨到家。
為了保證售后服務到位,海爾全國共分布有5個呼叫中心,服務熱線保證24小時暢通;并在全國設立3000多家星級服務中心,18000多名培訓合格的維修工程師。
海爾在家電下鄉中十分注重終端營銷。海爾制作了700輛大篷車,做了13000場的家電下鄉到村放電影的活動預算,并在各地與政府部門共同操作家電下鄉啟動儀式1000場。第一時間向消費者宣傳海爾家電下鄉產品。
2009年3月,海爾家電下鄉產品實現銷售比2月增長55%;銷售額比2月增長41%。
不過家電下鄉也存在不少困難。比如,補貼流程太繁瑣。用戶拿到補貼的時間大概在45天左右,解決措施可以讓專賣店先墊付補貼款予農民,并每周一次到縣財政辦理補貼手續,這樣農民拿到補貼款的時間縮短為3~5天。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