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人物訪談 » 正文

王東京:“氣候問題”的經濟學視角

發布時間:2010年1月22日 來源:《經濟參考報》

....

  哥本哈根國際氣候大會上月落幕,曲終人散,遺憾多多。不過我對這次會議的期望不高,結果也在意料中,故而失望不算大。這樣說,并非我有先知先覺,而是此結果實在容易推斷出。想想吧,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而參會代表各為其主,利益不同,坐在一起怎免得了唇槍舌戰?爭論本來沒什么,無所謂,可問題大家都是當事人,誰也沒有足夠的權威站出來主持公道。相持不下,結果當然可想而知了。


  坦率地講,對“氣候何以變暖”我所知不多,應是高深的學問吧!前幾天國家環保總局一位專家在中央黨校講“氣候”,慕名而去,可誰知人家上說天文,下說地理,名詞術語多而專,聞所未聞,聽得我如墜云霧,似懂非懂。不過有一點我倒清楚,氣候變暖原因雖多,但主要還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所致,若想遏制氣候變暖,人類必須自律,盡量減少碳排放,否則后果將不堪設想。


  據專家說,氣候變暖,不僅會使海平面上升,而且會令降雨、降雪的數量和樣式發生改變。而這些變動又會引起連鎖反應:使極端天氣事件更強更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颶風和龍卷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后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農產量、冰河撤退、夏天河流流量減少、物種消失及疾病肆虐等。由此看,氣候變暖是地球的災難,人類當聯手應對才是,可讓人不解的是,災難當前人類怎會如此不理智呢?


  其實,這就是經濟學說的典型的“公地悲劇”。照理,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保持生態和諧乃各國共同的職責,義不容辭。然而問題就在這里,既然地球是大家的地球,而一國所追求的則是本國利益最大化,只要工業能發展,國家能富裕,往往會對碳排放聽之任之。而所以會如此,原因簡單,因為碳排放的后果并非由排放國獨自承擔,而是全人類一起買單。


  于是這就引出了經濟學的兩個重要概念,即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為便于理解,我舉一家工廠的例子來說。假如某煉鋼廠預算的年經營成本為5億元,而可收益6億元,對企業主來說,利潤率是20%。有利可圖,那么該項目就有可能上馬投資。但要指出的是,企業所謂的經營成本,實際只是內部的“私人成本”,煉鋼污染(碳排放)給社會造成的損失(即社會成本)并未計算在內,若社會成本是2億元,這樣兩項成本加在一起看,該項目則是得不償失。


  是的,這正是經濟“負外部性”帶來的困擾。一家工廠如此,一個國家也如是。對解決“負外部性”問題,經濟學早期的設想是“庇古方案”,即由政府向鋼廠征稅(2億元),然后再補償給受害者。這樣處理,當然能使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一致,也公平;但論效率卻未必可取。第一,政府事先不對“碳排”設限而事后征稅,說穿了是先污染、后治理;第二,從成本看,若政府先限定排放標準,企業也許花一億元改造工藝就能達標,這樣,也就用不著交2億元的稅。


  事實上,所謂“污染問題”,在我看來實質就是產權界定問題。說明白些,只要政府明確界定企業是否具有碳排權,污染就不難解決。這方面,科斯教授的研究應對我們有啟發。科斯定理說,只要交易成本為零,產權界定清晰,產權分配不影響經濟的效率。這是說:若交易成本為零,產權界定重要,但產權給誰不重要;反之若交易成本不為零,產權界定重要,產權給誰也重要。推論是,產權界定應以交易費用為依歸。


  還是舉例說吧。某鋼廠每天冒黑煙,令附近5戶居民曬衣服受到了損失,若每戶損失75元,5戶共損失375元。假定現在有兩個方案解決這個問題:一是每戶準備一臺50元的烘干機,總費用為250元;二是在工廠安除塵器,費用為150元。兩相比較,顯然安除塵器合算,問題是怎樣才能讓人選擇此方案呢?科斯說關鍵在產權界定。比如,如果政府明確鋼廠有冒煙權,那么居民會出資給工廠安除塵器;若政府說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權利,則工廠自己會安除塵器,否則買烘干機成本會更高。


  當然,以上是假設交易費用為零的情形,若交易費用不為零,產權界定給誰就變得敏感了。我觀察過,但凡工廠排煙給居民造成污染,此時若把產權界定給工廠,居民通常就會尋釁滋事。多年前我在襄樊曾目睹過居民圍堵某化纖廠,原因是工廠排煙,鄰近居民生病認為是工廠排煙的緣故,因而要求給報銷醫藥費。當地政府多次斡旋協調,交易成本奇高,可結果還是麻煩不斷。于是我想,要是當初政府把產權界定給居民,讓工廠自行解決污染,糾紛也許就不會發生。


  寫到這里,讓我們再來討論地球變暖問題。哥本哈根會議最后不了了之,依我看,關鍵的原因是忽視了碳排權(產權)的界定。換句話說,是各國政府沒有首先就是否限制“碳排權”達成一致意見。若大家有一致立場,都同意限制碳排放,并把地球可接受的碳排量按比例(比如按人口或國土面積)分配給各個國家(地區),跟下來的問題則將迎刃而解。


  我想到的有兩招:第一,增量調劑。即今后所有碳排超標的國家都必須先從“市場”買到排放指標,否則,沒有指標就不得再繼續排放;第二,存量補償。意思是,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已經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他們應該對此承擔補償的責任。這里有個誤會要澄清,欠發達國家要求發達國家予以資金與技術支持,有人以為是讓發達國家提供援助,其實不然,這不是援助而是補償。損壞東西要賠天經地義,若這樣看,發達國家能有理由拒絕么?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里县| 西乡县| 宣城市| 呼伦贝尔市| 石棉县| 平昌县| 昔阳县| 横山县| 马尔康县| 闵行区| 宁蒗| 宁河县| 延寿县| 永兴县| 壤塘县| 呈贡县| 江永县| 宿迁市| 凭祥市| 永仁县| 双城市| 正定县| 红安县| 蓬安县| 深圳市| 隆林| 广汉市| 湖口县| 洛南县| 象州县| 红桥区| 泽普县| 刚察县| 青海省| 兴安盟| 宝兴县| 邵武市| 高唐县| 公安县| 嘉善县| 长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