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 成效顯著
●10年來,中央共安排94.5億元用于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累計治理水土流失近50萬平方公里
記者:西部一些地區生態脆弱,如何在發展中兼顧生態問題?
矯勇:通過實施水土保持和生態脆弱河流綜合治理,西部地區生態環境與保護取得明顯效果。10年來,中央共安排94.5億元投資用于西部地區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水土流失重點治理縣達400多個。截至去年底,西部地區已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近50萬平方公里,年均可減少土壤侵蝕10億噸,建設骨干壩、淤地壩近1萬座,增加蓄水能力130億立方米,水土流失治理步伐明顯加快。
一批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共9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態輸水,塔里木河下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下游綠色走廊生態環境有了一定的改善。
通過一系列工程措施綜合治理,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經營方式轉變,建成了一批特色產業基地,近1億群眾從中直接受益,1000多萬山丘區群眾的生計問題得以解決。
合理開發 高效利用
●2013年前解決西部地區528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開展1000余條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
記者:今后西部地區水利建設有什么打算?
矯勇:結合西部地區的具體情況和水利特點,緊緊圍繞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優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護和綜合治理,為西部地區新一階段的發展增加新的動力和保障。
加強民生水利建設。2013年前解決西部地區528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全面完成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按照中央十七屆三中全會的目標要求,到2020年基本完成西部地區152處大型灌區改造任務和200處重點中型灌區骨干工程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開展1000余條重點地區中小河流治理。
加強骨干水源工程和調水工程建設。加快實施甘肅引洮供水、青海引大濟湟、陜西引漢濟渭、陜甘寧鹽環定揚黃續建工程等調水工程,開工建設貴州黔中引水、廣西桂林漓江補水等工程。
加強防洪重點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快西部地區大江大河治理力度,加快實施四川亭子口、內蒙古海勃灣等防洪骨干樞紐工程建設。
另外,還將加強重點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和水利管理與改革。 趙永平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