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面臨著嚴重的能源環保問題。“十一五”規劃的目標是每一萬元GDP所耗的能源減少20%,而2006年只完成了1.4個百分點的任務。
但是,我們應該看到,中國在解決能源環保問題的努力中,也有不少成功經驗。在清潔能源的開發上,太陽能電池板的生產與出口顯著增加。在空氣污染的控制上,二氧化硫凈化器的使用減少了發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
根據2009年8月25日《紐約時報》報道,雖然使用太陽能要比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甚至風能貴,但是全球經濟衰退以及歐盟對購買太陽能電池板補貼的下調,降低了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而去年,太陽能電池板價格降幅近一半,中國企業則起到了主導作用。中國的生產成本低于其他國家,這使得中國太陽能電池板產量增加,特別是自2009年3月以來,中央和地方政府為制造商提供了大量補貼,包括免費土地、研發資金等。國有銀行也為該產業提供了大大低于歐美市場貸款利率的充足資金。
作為中國最大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無錫尚德已經成為僅次于美國First Solar的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在中國,許多企業已經進入這個市場。一些企業正計劃在美國生產,以避免美國對進口中國商品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雖然太陽能的發電量在不斷增加,但它仍然只是一個很小的能源來源,預計2020年太陽能的總發電量(2000兆瓦)也只相當于一年新建燃煤發電廠年發電量的一半。
太陽能電池板產業的成功發展,說明了中國政府為促進經濟發展有能力識別重要能源產品并進行補貼,以提高其產量;同時,中國企業家也能夠做好準備,充分借助政府補貼和優越的生產與營銷條件,擴大其產品生產與出口。
中國在推廣使用清潔能源上取得的成功,不僅局限于太陽能電池板這一個案例中。在過去的四年里,中國的風能產量每年都翻了一番,有望在今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風能發電設備市場。另外,中國建設的核電站數量大大超過世界其他國家核電站的總和。
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公共關系學院徐袁的博士論文講述了一個利用二氧化硫凈化器來控制空氣污染的成功案例。在“十五”規劃期間(2001~2005年),中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上升了28%,與減少10%的目標背道而馳。但是在“十一五”規劃期間(2006~2010年)情況則正相反。2008年中國的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了9%,幾乎達到了“十一五”規劃減少10%的目標。最顯著的變化發生在燃煤發電廠:中國實現了在所有新建發電廠與改建的舊發電廠安裝二氧化硫凈化器。到2008年底,中國有3.63億千瓦電產生的二氧化硫使用二氧化硫凈化器處理,占燃煤發電總量(6.01億千瓦)的60%。相比之下,2005年底該比例僅為10%。
這一成績歸功于中央政府有效動員地方政府領導人和燃煤發電廠廠長的努力。為了調動地方領導人的積極性,“十一五”規劃實施了兩個政策:1)地方領導人的晉升與撤職和安裝二氧化硫凈化器方面的政績掛鉤;2)地方領導人有權制止影響環境的大型建設項目(包括新建超過200兆瓦的燃煤發電廠),因為根據法律規定,大型建設項目的實施需要通過環境保護部的環境影響評估,并獲得其批準。為了加強實地監督考察,參與該工作的各級政府人員由2001年的37934人增加到2006年的52845人,增幅為39.9%。
在給發電廠廠長提供激勵機制方面,針對二氧化硫凈化器的使用,“十一五”規劃中最重要的政策之一是“脫硫電價補貼”。即如果安裝了二氧化硫凈化器并正常運行,那么該電廠可以以高于原價15元/兆瓦時的價格向電網售電;如果關閉二氧化硫凈化器,那么該電廠將被罰以75元/兆瓦時。盡管早在2004年許多裝置了二氧化硫凈化器的燃煤發電廠就開始享受價格補貼,但是罰款及其他詳細法規直到2007年才開始執行。
成功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原因有哪些呢?在中國,這些因素適用于控制一般的大氣污染嗎?二氧化硫凈化器的成功使用,主要依賴兩個有利條件:首先,污染源,即燃煤發電廠,很容易被發現與控制。其次,解決方法很明確,即使用二氧化硫凈化器。因此,地方政府官員很容易設計出讓燃煤發電廠廠長遵照執行的政策。而由消費者或其他工業生產者帶來的空氣污染問題可能不太容易被發現,且解決方法也不那么直接。盡管如此,二氧化硫凈化器取得的成功證明了中央政府在控制空氣污染上的決心和能力。有了這種決心,我們期望政府會勇于嘗試處理那些不易成功或更耗時的棘手問題?!∽髡呦灯樟炙诡D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